2024(4)
发布时间:2025-04-01 浏览人次:150

设计·技术
01 / 基于青年群体交往需求的集中式长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/洪昕晖/徐晓燕
06 / 公园城市背景下动物园大熊猫馆展区生境营建方法探索
    ——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扩建区大熊猫馆为例
    徐  爽/陈明坤/兰雪珍/梅  玫/朱俊糖
12 / 构筑高空吸引力:超高层综合体顶部观光空间的组织与设计研究
    张倩瑛/高裕江
17 / 当代乡村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
    ——以泉港区后墘村博物馆为例/黄馨瑶
22 / 安慰剂建筑——基于麦琪之家癌症照护中心探究/李英汉/张  真
27 / 从广义地景化营造到“公园城市”建设
    ——永康市文化中心国际竞赛方案思考*/张振辉/黄上君/刘  涛
33 /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农村房屋政策量化评价*/张  宇/张文馨/董  丽
38 / 殡仪馆建筑情感化设计的使用后评估研究
    ——以霍山县殡仪馆为例/徐程远/叶  鹏/李义松
43 / 微介入理论下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十亩园小区为例*/尹  新/姜雯霞/段泽坤/盖  磊
47 / 共生设计与交融空间:城发、国发设计研发中心的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实践
    夏  平/李  丽
52 / 城市高架道路下余留空间更新利用研究——以青岛市市北区为例*
    赵景伟/孙  雨/张晓玮/王知一
58 / 沉浸式虚拟现实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的研究现状、趋势
    ——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/范浩宇

校园建筑设计研究
63 / 基于空间句法的校园交通空间分析
    ——以新疆大学博达校区为例*/肉孜阿洪·帕尔哈提/刘  昊/赵  雪/韩子腾
69 / 城市碎片空间的公共性重塑
    ——湖北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护学通道改造/刘  奕/李  钫/孙  蕤
74 / 基于多样化教与学场景的小学普通教室竖向边界设计研究/常  远/陈  科/贾  莹
80 / 共生视域下基于城市文脉的校园更新设计研究
    ——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*/陆文凯/董丹申/胡慧峰/王  静
86 / 非正式学习视角下中小学灰空间设计研究/陈  科/黄砚池
90 / 国际学校规划与建筑设计初探
    ——以成都墨尔文国际学校设计为例/白一兵
95 / 高校老旧建筑无障碍更新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西院图书馆为例*
    郑睿思/温欣然/周一鸣/谢宏杰
100 / 从图书馆到学习中心:信息时代下的校园学习空间重构*
    苏  平/林  琳/罗霖熠

商业、历史街区研究
105 / 绍兴历史文化街区滨水公共空间特征研究/吴雪奕/胡慧峰
110 / 集体记忆视角下历史街区边界空间的更新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绍兴徐渭故里为例/岳晨曦/董  青/胡慧峰
115 / 历史街区界面感知评价研究
    ——以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*/李  琦/何  成/罗  茗/杨  洋
120 / 基于聚类算法的传统街区建筑分类及风貌改造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董市镇老正街为例*/黄艳雁/吾提克尔·吐尔逊
    涂瑞鑫/张  旭/陈小康
124 / 场景理论视角下城镇历史街区空间分析及营造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松阳北直街街区更新设计为例/陈佳楣/周梅子/赵  静/贺  勇
129 / 商业促进区理念下的城市商业街区更新研究
    ——国际案例经验与启示*/周  恺/唐旭阳/吴  磊
135 / 仿古建筑商业街区的现象反思/王发堂/张权滔/李传成

规划·园林
139 / 近现代亚非殖民城市的历史空间形态特征研究
    ——以21座典型城市为例/魏  伟/牛赵松/刘立阳/谯素芳
145 / 基于乡土记忆的村落公共空间重构研究
    ——以方峪村为例/郝占鹏/赵宇宇/马新悦
149 / 基于文化旅游的阿雷佐设计保护策略研究*/刘阿琳/欧阳文
154 /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融创园设计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安徽省石台县矶滩乡产业融创园为例*
    王小斌/刘凡宁/解一帆
158 / 白洋淀水聚落遗产价值评估体系构建研究*
    贺  鼎/陈文婷/窦晗天/秦学颖
164 / 大运河通州段运河聚落形态研究*/史英霞/陈  羽/李香鹊/杨芳绒
169 / 基于GIS的海口建成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及可达性*
    陈嘉玲/陈展川/何  珊
174 /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空间识别研究*
    ——以宜兴市前墅村为例/方  遥/郑  昊/祁天乐/蒋  涛
179 / 城市更新背景下街区畸零空间活化策略研究
    ——以宜昌市伍家岗古塔“美丽街区”项目为例/柳  婕/田思芸
184 / 传统村落“社会—空间”形态的在地性表达
    ——以浙江省宁波地区为例*/丁可人/陈可欣